2020 年7 月初,拿到了公司的離職證明,在7 月的烈陽下騎著小黃車離開公司大樓,路上人很少,路面熱氣騰騰,陽光明晃晃的。 2021 年6 月下旬,即將入職新的工作單位,剛下過一場暴雨,此時天氣涼爽。一晃1 年過去了,不上班的日子就要結束了,在此做一個簡單的回顧。

一、童年和遊戲機

開始的3 個月,實現了小時候的夢想,買了XBOX 天蠍座遊戲主機,4K 顯示器,宅在小房間裡打遊戲。

回不去了,童年時候對遊戲的沉浸已經回不去了。我最喜歡玩遊戲的年紀,是在初三到高一之間,《俠盜獵車手:罪惡都市》、《紅色警戒2》……過了這段時間之後,對遊戲就不再能提起興趣,就算到了大學,只是和室友聯機玩過幾次《求生之路2》,我接受不了把大把時間投入在遊戲上這件事,覺得沒有意思。

這次也是,遊戲製作得很好,故事很棒(《巫師3》、《荒野大鏢客2》),但是我並不能沉浸其中。確認到這一點之後,我把這些遊戲設備又賣掉了。

除了玩遊戲,我還發現了深圳的一些戶外小組,穿越海灘、徒步山林,被南澳的海景深深折服,這就是我想像中的大海呀。

二、旅居?

旅行的初衷,是想換床睡覺😂。

很久了,我的床睡得腰痛,一直湊合著,終於有一天我覺得不行了,但是不確定是自己腰的原因,還是床的原因,所以我需要換一張床做個對比。飯店?那麼旅行吧。一查車票和住宿,因為疫情的緣故有折扣,那麼旅居吧。成都和大理旅居的計畫就這樣開始了。

三、成都

帶著一個中型行李箱,一個程式設計師背包,11 月初,從深圳出發,經廣州轉乘到達了成都。火車上有一個在深圳打工的四川的阿姨,教了我一些四川的語調,“四十”的發音和“十四”真的傻傻分不清楚。

杜甫草堂、人民公園、寬窄巷子、武侯祠、錦裡,這不是我想要的體驗方式,走馬觀花一樣。索性不再去打卡景點,只去我真正想去的地方。那就是青城山哈哈哈。

去了兩趟青城山,第一次是去前山,前山多是道觀,遊客相對多一些;第二次是後山,遊人罕至焉,後山的瀑布令我大為驚嘆,下山的路上全是一段一段的小瀑布,走在山澗裡,兩邊是長滿青苔的山壁,腳下是碧綠的泉水,美極了。

其餘的日子裡,我只是安靜地看書,從成都的圖書館借閱了《小小小小的火》和《無聲告白》。住下的這家民宿,很安靜。地點在老社區一樓,將一間民宅改造成3 間獨立的民宿。一面落地窗,可惜蜀地少日曬。窗外常有蛐蛐叫聲,早晨有鳥鳴,有掃地聲。在這樣的屋子裡看書,感覺特別寧靜,只是看久了有點涼,所以叫深圳的室友把我從東北帶回的御寒衣物郵寄過來。

傍晚,我會走路到杜甫草堂南邊的“驕花溪公園”,看著池塘裡的鶴🦩 嬉戲、飛舞,看著天色慢慢暗下來,想像自己在無人的深谷,很寧靜。

待了半個月,沒有說話的人,還挺寂寞的。

四、大理

11 月中旬,離開成都,到了期待已久的大理。在這裡度過了難忘的兩個月,它比我想像的還要有趣、美好。

在一家客棧一直住到了最後,從一開始的難以融入,到有了熟悉的去處,熟悉的人。詳情已經寫在前一篇日記裡了。

我觀察到的大理社群的一個特殊,是這裡的人群非常多元化,以中年人為主。 40 歲是人生非常豐滿的年紀,不同的人聚在一起,只是聽他(她)們分享,你就可以感受到很豐富的東西。而且和坐而論道的分享不同,這裡有很多創造者,釀酒、烤麵包、組織活動、寫公眾號、寫小說、登山、徒步、造房子,是那種什麼都可以自己動手的感覺。舉個例子,他可以自己動手建造自己的小店,切木頭,釘釘子,和工人師傅一起灰頭灰臉地工作。

大理的一些小店也給人不一樣的感覺,小店是老闆自己的,他不只是老闆,也是這個社區裡的一員,你們是可以交流的。他給你服務的同時,也是和你平等的人。在標準化、客戶至上的連鎖店,有時人們就忘記了這一點,把服務當成了機器,在這裡上班又怎麼放鬆呢?

工業化的發展,培養了許多專門化的人,提高了社會生產效率,但我其實感到有所缺乏。在上班的日子裡,點外賣、叫車、網購,一部手機就可以把生活的許多場景外包給了他人,卻也因此有了成為了工作機器的感覺,一切需求都可以成為商品。我想要更細膩的人生體驗,我想要感覺到自己生活著。

但其實,我大理又是焦慮的。當有人問我是做什麼的時候,我只是說“一個程式設計師”,感覺非常心虛。我還沒有為這個世界創造什麼,還沒有證明自己的能力,我能做什麼呢?

五、回到深圳

回到深圳後,這種焦慮很快就消散了。又回到了熟悉的場景中,我知道不久以後我會上班,剩下的問題是未來要做什麼。程式設計世界很大,方向很多,在嘗試了幾個方向的學習之後,我決定還是回到自己一開始的方向,把這個方向做好,剩下的就是找工作。

我的眼睛看到了一些新的東西,我發現像大理的「大理好在」公眾號一樣,深圳也有一些公眾號分享本地的活動。後來我去了「精神宣言」書店,去到了迷影匯,認識了可以一起看電影、聊天的朋友。

某一天開始,看到一個大理認識的好朋友發的做飯的照片,我突然想做飯了,我也要好好生活。

我一直是對廚房有抵觸的,覺得它油膩髒污,從小到大幾乎沒做過飯。但突然之間,就開始了,一切那麼自然,自己做給自己吃,想吃什麼就做什麼。花生油、生抽、老抽、蠔油、料酒、芝麻油、陳醋,薑、蔥、蒜、青椒、乾辣椒,玉米澱粉、辣椒粉、花椒粉,油麥菜、生菜、馬鈴薯、香菇、胡蘿蔔、白蘿蔔,在動手中我對它們漸漸熟悉。過去阻擋我進廚房的理由,一下子就消失了,做飯成了一件自然的事。而且它很包容,容許我的些許失誤,總還是能吃的,也就挺有成就感的。

還差什麼呢,就是金錢觀的問題。對於賺錢我也是有抵觸心理的。很久以前買過但一直沒聽的《陳志武金融課》,又逐漸撿起來,讓「直接融資」、「間接融資」、「債券」、「股權」等等自己不太願意接觸的名詞進入我的生活。金錢是貫穿現代人一生的課題,我們因為教育的問題而對它不了解甚至抵觸,真是非常遺憾。

4 月的時候,或許時機又成熟了一些,我突然想要撿起冥想的習慣了。幾年前就開始斷斷續續接觸冥想,也明確知道它有很多好處,但就是做不下去。在反覆聽到Jade 播客裡面的嘉賓提到冥想之後,我決心開始吧,於是就開始了早晨冥想的習慣。我覺得找工作期間,在心態的調適上,或許也受益於這段冥想的習慣,我可以減少一些抵抗心理,面對情緒本身。

6 月份,投履歷,找到了心儀的工作,回到了自己的專業方向,希望能做一些有益的創造。

差不多過去一整年了,算是「gap year」嗎?在選擇開始這一年的時候,我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發展的,但很多當時想要解決的人生課題,都在某種程度上都得到了解答。

最後,引用《十三邀》S1E9 許知遠對話俞飛鴻時的只言片語,做一個了結:

俞:雖然說出來可能對年輕人影響不太好,但其實,人生是沒有意義的。許:我蠻喜歡西方一個傳統的,他們認為,人生本來就是一個Permanet Struggle,一個永遠的鬥爭,永遠它是不能平靜的。所以他們必須一輩子在不斷的糾纏之中,他們其實有創造力來面對死亡,來克服這種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