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中旬,环球旅行的第4个月,Harold在泰国北部城市清迈度过了自己的28岁生日。本文作为间隔年中途的回顾,回顾这一路上的经历、收获和困惑。

一、为什么出发

2023年1月,在安徽黄山脚下的大姨家过春节,看着一群毛茸茸的小鸡在冬日暖阳下颤颤巍巍地越过鸡笼、跳下台阶,一股强烈的冲动在我内心深处席卷而来:我想要过上数字游民的生活,2023年我的年度主题将是探索数字游民的生活!


这颗种子是在2020年埋下的,那一年我裸辞离开毕业后的第一家公司,来到大理古城居住了两个月,看到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那一年我第一次遇见了数字游民这个群体。

我不喜欢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朝九晚五的忙碌,不喜欢地铁里人潮拥挤却又寂静无声的孤独,不喜欢办公室格子间中的压抑感。当我来到大理的时候,终于看到,主流叙事以外,有一群人过着自由浪漫又朴素的生活。而朴素是适合我的,端着一然堂5元一碗的自助素食,坐在木板凳上,看着夕阳在苍山的云朵间收起它的光辉,那一刻心中的平静感无比珍贵。我也喜欢看着大师兄在本素食堂的躺椅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看书,喜欢一个人站在无为寺前的百年杉树下感受到它穿越时间的寂静庄严。我更喜欢朴素的自由,而不是精致的束缚。

那时我看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但如何抵达这种可能,我尚且不知道。

Shaxi Ancient Town

两年多后,这颗种子突然之间破土而出,它的声音清晰而强烈,我必须做点什么。

元宵节,我在广东汕尾的一处寺庙住了两晚,在最后一天离开前,大家环坐一圈,每个人讲述一段自己的故事,我看到一个个不同职业的人所怀揣的对于生活的创伤、困惑和希望;2月,加入三明治写作社区的“数字游民”写作班,阅读林安的《只工作,不上班》和Tim Ferris的《每周工作4小时》,每天书写自己对数字游民的想法;3月,报名“大理好在”主理人依澜的第四期人物采访课程,学习与人深度链接的更多技巧,完成我的第一次人物采访;4月,阅读傅真的东南亚游记《泛若不系之舟》和小说《斑马》,收集东南亚旅行笔记;5月,五一结束就发了辞职邮件,参与自由会客厅创始人林安在深圳的线下分享,去广州参加菲律宾签证面谈,参加706广州的两个线下活动,接到了一个用代码处理艺术项目数据的小需求。

当我清晰、强烈地在脑海中喊出我的愿望时,一切相关信息犹如宇宙的回响一样向我涌来,我需要的,只是抓住它们,果断地去行动,去探寻如何抵达这种可能。


我决定辞职开始新的探索。既然国内远程工作的机会很少,那就把视野放到国外。既然在国内始终无法采取行动,那就置身处地到国外的环境中。所以我决定开始一次海外的间隔年旅行,用一年多的时间完全不考虑找工作,只专注于探索数字游民的生活方式,在国外的路途中收集相关的信息。

二、旅行途中

6月从毕业后的第二家公司辞职,7月抵达菲律宾🇵🇭长滩岛学习英语,8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稻田散步,9月在马来西亚🇲🇾槟城的夜市品尝福建美食,10月来到泰国🇹🇭清迈感受这里的数字游民氛围,11月去曼谷参加10日内观禅修,然后前往老挝🇱🇦琅勃拉邦,12月中旬回国🇨🇳办理美国签证。

这就是间隔年前半部分的计划。计划中所选择的城市,除了长滩岛是为了学习英语,其他的城市都是从Nomad List中挑选的东南亚国家中最受数字游民欢迎(而且开销不贵)的城市。

Nomad List

我不是一个特别喜欢旅游的人,对于名胜古迹、网红景点都不是很热衷,相比之下我对人更感兴趣。大理的那一趟旅程让我体验到了旅行的另一种方式。我喜欢这种花费一周以上的时间融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和陌生人建立深度链接的可能性。每个人就像一本书,我路过他们,阅读他们,和他们交谈,我们彼此看见。

所以每个城市我会停留一个月,希望能更深入地去与当地人建立链接。


旅行的开销并不昂贵。很多人印象中旅行很昂贵,是因为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在假期出行,那时候机票、酒店价格都会翻倍,假期时间短所以大部分钱都花在了交通和住宿上。一旦把旅行时间拉长到一个月以上,选择住在亲民的民宿、青旅,一个月只有一次长途交通,那么一个月的开销和深圳一个月的生活费是一样的(这4个月的我的开销记账证实了这一点)。

我会记录每一笔开销,比如每个月22.13元购买支付宝的长期医疗险,或者1元钱在711买了一根香蕉,按照预算来选择每天吃多少钱的食物,防止自己只凭感觉而花了太多钱。

三、收获

最明显的是我得到了充分练习英语的机会,通过大量读英文小说、听英语播客,在生活场景中认识一个个单词,英语信息世界的大门向我敞开了。为了买国内常用的爽肤水,我在巴厘岛前后去了3次超市,第一次买的是除臭剂Deodorant(差一点抹脸上了),第二次买的是卸妆水Micellar Water,第三次买的是身体乳Body Lotion,直到在槟城的超市才买到了我想要的爽肤水Water Lotion。(现阶段也遇到了英语学习的新的瓶颈,在下一部分会讲)

在路上我认识了同样踏上旅途的不同年龄、不同人生阶段、不同专业、不同国家的人,和他们的相遇我相信会在我的心里埋下新的种子,它们会结出怎样的果实还未可知。

我离独立开发的距离更近了,从听播客了解到Nomad List的开发者Levels的故事,从他的博客和播客里收获了很用心的独立开发经验总结。在清迈重逢了大理相识的程序员Ren还有Dali Hub的联合创始人Daniel,后者帮助我走上了独立开发之路。

四、困惑

如何与父母沟通

提前3个月把准备辞职的想法告诉了父母。因为我知道自己瞒不住,如果他们知道的时候我已经离职了,那么他们心里会很慌张,我希望提前告诉他们让他们有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

第一次听到我又要离职的时候,我爸的脸色瞬间变了,他一下子沉默地说不出话来,再说话的时候声音疲惫得像是一个大病未愈的病人,没说几句他就挂断了电话,电话挂断后我就开始哭了。

我和父母的想法很不一样。我只能打开通道,慢慢跟他们解释我的想法,也倾听他们的劝告和不安。保持交流通道的畅通,让时间来抚慰激动的情绪。

英语学习的瓶颈

虽然现在正在加大火力密集地输入英语,但是输出还很困难,我无法流畅地写一篇地道的英语文章,在口语表达时常常还是会卡壳。虽然我相信大量的可理解的输入最终会带来输出的不可思议的突破,但这个时间要多久我并不确定。

英语交流的不流畅,也伴随着无法融入西方人的活动,其中当然也有文化的差异。在和西方人的聚餐活动中常常无法找到聊得来的人,华语的圈子更吸引我。但因为我在减少中文增加英文,有时导致我游离在两种圈子之外,既减少了接触中文圈子,又无法融入英文圈子,加大了我的孤独感。在清迈,我住在华语社群706清迈,也会去参加华人很多的国际化社区MuChiangMai的线下分享,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平衡。

想做的事情

在离职前的半年,我的日常任务是弹吉他、学西班牙语以及每天早上写300字的日常记录。

下班后弹半小时吉他,让我从工作的世界切换到音乐的世界,在我能跟上节拍器弹完一首曲子的时候,音乐好像在引导我的身体在流动,音乐是那个神秘灵性世界中的能量,而我通过弹曲子链接上了这种能量。

学习西班牙语是为南美洲的旅行做准备。

写作一开始是为了加入社群认识新朋友,后来发现写作能促进我更好地思考和总结。4个月连续不断的写作伴随着我把“数字游民”的年度愿望从想法落地到行动中。


当我带着一把尤克里里来到菲律宾的时候,我的日常习惯无法继续。尤克里里没有吉他好玩;中文日常记录在干扰我的英语思维的形成。所以我放弃了这两项,形成了新的两项:一个是早晨的冥想,另一个是开始阅读英文小说。仍然在学西班牙语,到巴厘岛后不久也中断了。

在菲律宾马尼拉机场转机时,我听不懂行李托运处前台工作人员的英语以及机场广播,遇到了一些麻烦,这促使我下定决心要提高英语的听力水平。到达巴厘岛后,我花更多时间观看Netflix上无字幕的英语电视剧,阅读英语青少年小说。从小到大,我在英语上已经花了这么多时间来学习,可是现在的水平还是无法流畅地听、说,那么我要花多长时间才能把西班牙语学习到可以在旅行中交流的水平呢?所以我中断了西班牙语的学习,英语足够我在世界各地旅行了。

在巴厘岛的一个月每天还在写英语日志,放在网络上让英语母语者帮我修改,这样修改了一个月。这个过程并不好玩,所以到槟城的时候我就不再写了。

到槟城后,我开始大量地听英文播客。离开槟城时坐在机场,再听到机场广播时,我发现自己可以听懂大部分了。


现阶段的日常是,英文的播客和小说的输入,独立开发项目的尝试,以及冥想。这些是在一段时间的迭代后,我发现自己有兴趣长时间去做的。但这些事情还没有形成一个可以作为事业的项目,我想要一个可盈利的、有兴趣的项目,让我可以长时间在游牧生活中做下去。目前看来,如果我的独立开发项目能盈利并覆盖我的日常开销,我的目标就达到了。